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连续奋战四天四夜,三水鹿洞“大会战”打出了什么?
2025-08-11IP属地 湖北5
图片


在严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当下,三水区芦苞镇、西南街道在㘵心社区鹿洞片区携手攻坚,实现了跨镇协作,完成了从7月29日-8月1日、历时四天四夜的鹿洞会战。


鹿洞片区四周都是高层住宅小区,片区内外来租户多,老年人多,难以组织起有力的成蚊消杀行动。


芦苞镇党委书记徐昕回忆当时的紧急——“11时49分接到任务,13时30分完成人员、物资集结,14时45分抵达鹿洞片区,全体人员作战至深夜12点。”


西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锦荣形容这次协同会战——“我们熟悉情况,相当于GPS,为他们摸清情况;他们有精干力量,专注于攻城拔寨。”


截至8月1日晚,芦苞镇共组织志愿者500人次驰援鹿洞,协同西南街道共清理空/闲置屋107处,清理垃圾约1100吨,处理蚊媒孳生地214处,清除卫生黑点60处,清理住户蚊媒孳生地220个,派发宣传资料500份,派发蚊片约300包。

如今,本次攻坚任务已经完成,现场还有40多名志愿者协同转入常态化管理,回望这四天四夜,这场会战经历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时间:8月2日

地点:后山

事件:今天给大家再修一条环山排水沟!


8月2日清早记者到鹿洞作回访,后山还停留着挖机、运输车。细问才知道,芦苞镇成蚊消杀突击队决定留下一个机械专班再做一件事:


“力争在今天给大家再修一条200多米长的环山排水沟。”该突击队队长程建强告诉记者,伊蚊哪怕只有一瓶盖的水都能繁衍,希望用这道排水沟,为消灭伊蚊再加一道安全锁。


图片
图片

鹿洞片区位于一个小山丘上,由9条依着山势修筑的老巷组成。连日来队员们把后山上的杂树杂草杂物一并清理了,但是7月31日晚的暴雨让他们多留一份心眼,为避免后山形成露天积水,他们决定修一条环山排水沟,将收纳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这是这些天来队员们干在一线也学在一线的成果,他们早已对对手的底细门儿清:


伊蚊的孳生地非常广泛,仅需稍微一点点积水,比如瓶盖大小就能繁殖后代,加上其滞育卵可耐受低温,即使在干燥环境,伊蚊产的卵也能保持生命力达一年或以上,待到适应外界环境后,还能伺机孵化。


伊蚊的生存能力顽强,但它的对手更为顽强。


这是一支由芦苞镇建筑行业协会组建的成蚊消杀突击队,以当地建筑工人为核心骨干,去年登革热肆虐,他们攒下了丰富的攻坚战经验,今年基孔肯雅热疫情来袭,他们成为了三水区内第一支跨镇调度的攻坚力量。


时间:8月1日

地点:篮球场

事件:他们送来了锦旗


鹿洞片区有一个篮球场,这片数百平方米的区域,搭建起几个简易的帐篷,有每天统筹作战的临时指挥部、也有提供消暑饮料、驱蚊药物的后勤保障点。到了饭点,大伙儿领了盒饭,就围绕着球场席地而坐,边吃边聊天,那是每天鏖战之后,相对放松的时刻。


这片区域,还见证了他们的荣誉。8月1日下午,在大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即将撤场之际,西南街道给他们举办了隆重的锦旗赠送仪式。


习惯于干在一线的队员们,也许没想过有一天也会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他们手中的锦旗上,绣有这么一段话:“情系鹿洞纾民困,慷慨解囊助抗疫。政企联动筑防线,仁商义举见真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同获得“授勋”的还有连日来出钱出力的19家热心企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间:7月31日

地点:住宅区外2万多平方米的空地

事件:消灭所有棚架、菜地、水潭


这是驰援鹿洞片区的第三天,所有人都在乘胜追击——


196户居民入户率已达100%,负责入户清理的队员挨家挨户拔除每一个卫生死角。而眼前这片2万多平方米的空地,到处响起挖机、推土机轰鸣的声音。


图片


“许多居民在这里垦荒,到处都是小水潭、小水罐、小菜地,还有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废旧木料,都是伊蚊孳生的温床。”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彻底啃下这根硬骨头,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7月29日下午发布入屋清理及户外清场通知,在随后的24小时里,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利益,不仅联系了废品回收站来收购有价值的物品,还能吃的瓜菜,还能当柴火的木材,也帮着大家搬运回家。


图片


以诚待人的态度,打动了一颗颗原本或观望或抵触的心。最具体的一个体现,就是许多搬出外地居住的群众都自发回来加入灭蚊大军,他们为工作人员打开紧锁的大门,心甘情愿扔掉有可能滋生蚊虫的瓶罐,甚至还做起其他观望的群众的思想工作。


时间:7月30日

地点:1-9巷

事件:一天就运了200吨垃圾


这是难度最大的一天,工作量是前一天的几乎5倍。


三水区国瀚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芦苞项目部派出了一支10个人的工作专班支援鹿洞片区。佛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也紧急调拨了8台钩机、1台推土机。各方合力下,垃圾清理效率大为提升,7月29日仅40吨,7月30日突破至200吨。


图片


“西南街道工作人员做通了群众工作,我们才能顺利地清理群众家中的杂物。”有队员告诉记者,按照作战部署,9条巷相应成立了9个联合攻坚队,队员由西南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芦苞镇工作人员共同组成。


西南街道鹿洞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陈广才说,此前有不少群众将废旧家具、建筑余料、废弃纸箱等堆放在巷道上,既妨碍交通,又容易滋生蚊虫鼠蚁,这次借助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


图片


外来租户江锅莲告诉记者,她的房子旁边是一片数十平方米的空地,长年以来大家都习惯把垃圾倾倒在这里,臭气熏天不说,打开门窗还容易招惹蚊虫进来,这次大家合力把垃圾清走,再也不用担心臭气和蚊虫了。


时间:7月29日

地点:芦苞——西南

事件:驰援、会战!


最后,让我们回到会战发生的当天:这场会战是怎么打响的?


自7月22日15时确认首次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后,三水区第一时间响应区“1335” 快速反应机制。7月28日,全区正式开展新一轮爱国卫生运动。当时的三水中心城区,大部分人力物力投放在㘵心社区地质街、㘵心村一带。


7月29日,在三水区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下,首批124人的精干力量从芦苞镇驰援鹿洞,与当地党员群众协同开展灭蚊行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防控形势。


图片


芦苞镇党委书记徐昕回忆当时的紧急——“11时49分接到任务,13时30分起人员、物资陆续完成集结,14时45分抵达鹿洞片区,全体人员作战至深夜12点。”


西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锦荣形容这次协同会战——“我们熟悉情况,相当于GPS,为他们摸清情况;他们有精干力量,专注于攻城拔寨。”


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前,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没有助攻,全是主攻。这也是这次芦苞镇与西南街道协同作战的生动写照。


还有三个小细节,其一,区主要领导、区相关部门先后到场统筹指挥作战,或送来物资补给。


图片


其二,西南街道、芦苞镇把临时联合作战指挥部设在党群服务站,所有决策过程公开化,并随时接受群众建议。


其三,7月31日21时许,一场雷暴雨袭来,工作人员却冒雨清理巷口的垃圾。西南街道工作人员程诚俊告诉记者,由于鹿洞片区缺少街灯照明,大家都是起早摸黑地干活,而群众从一开始的抵触、再到配合、到最后主动参与防蚊灭蚊以及清理环境卫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那么非“值得”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