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2025年能见到中国首个可回收火箭入轨吗?|请回答,2025
2025-10-19 12:31

图片

2024年堪称国内商业航天发射需求“爆发”的大年。

2024年8月,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垣信卫星”)主导的千帆星座计划首批卫星顺利入轨,正式拉开中国版“星链”建设的序幕;2024年12月5日,千帆极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2025年1月2日,垣信卫星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基于千帆星座的低轨卫星宽带网络数据1月 1 日在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旗下的鼓浪屿号邮轮上实现成功接入。

2024年12月6日,中国星网低轨01组10颗卫星顺利入轨,国网星座也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除了两大组网规模超万颗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外,2024年在遥感、导航、遥测乃至算力等方向的卫星发射需求亦越来越多。

2024年9月24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3颗“星时代”星座AI卫星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搭乘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其中发射的主星——国际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香港青年科创号”,搭载了高分辨光学遥感相机和高性能算力载荷,实现了高分辨率对地遥感观测、数据在轨智能处理和星上大模型在轨部署等核心功能,入轨后将开展全球首次AI大模型在轨运行等新技术验证。

2024年12月17日,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河航天”)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其承担研制的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发射升空。据银河航天SAR卫星总师段晓介绍,SAR卫星是载有SAR载荷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的统称,多颗SAR卫星可以提高重访率开展多种组网应用,可获取高分辨率成像、高频率观测,在全球范围内定期覆盖,实现对大坝、桥梁等目标的毫米级的形变测量,支持和服务国土资源、地震监测、防灾减灾、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及林业等应用需求。

市场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对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我国的航天发射任务中,民营火箭企业出现的频率正在增加。

2024年,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固体商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成功完成了五次陆地和海上发射任务;2024年1月11日,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24年11月27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将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当大规模星座组网计划付诸实施,火箭发射需求快速累积,“卡脖子”问题开始更多出现在运输侧。

根据记者此前采访了解,美国SpaceX的“猎鹰九号”近地轨道运力约22.8吨,2024年单箭发射报价为6975万美元,折合每公斤约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公斤),而国内商业火箭的发射报价多在每公斤6万元到15万元之间。

猎鹰九号能够实现第一级火箭和整流罩的回收再复用:一子级约占火箭成本的67%,整流罩成本占比约10%。SpaceX已成功实现单枚火箭第一级重复使用22次,总回收复用次数超300次,火箭成本因此得以大幅摊薄。

更重要的是,SpaceX基本达到了三天一次的发射频率,但依然难以满足4.2万颗卫星的快速组网需求,因此推出了星舰项目,并在2024年6月第四次试验中实现了一二级软着陆。如果星舰能成功回收并批量化发射,其运输成本甚至可能降至每公斤10美元。

对比之下,国内火箭目前的成本显然仍难以承担大型卫星星座组网任务。在中国星座组网迫在眉睫的背景下,通过火箭回收降低成本就成了必然趋势。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下称“深蓝航天”)董事长霍亮曾告诉记者,可回收火箭有望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单次发射成本明显降低,将为未来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各类太空服务铺平商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只有在成本相对低廉的前提下,行业竞争和技术迭代才会加速。深蓝航天CEO赵亚则预计,通过成熟的回收技术,国内太空运输成本可以逐步压缩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只要火箭能做到安全稳定、运力达标,再加上足够低的成本,订单自然不会缺。

而伴随市场对可回收运载火箭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内民营火箭企业的可回收运载火箭正相继走向飞行试验阶段。

其中,2024年9月22日,深蓝航天于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异常,试验任务未取得完全成功;星河动力于2024年完成首型可回收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整流罩静力、模态、分离等系列试验,2024年12月31日,星河动力发文称智神星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已经正式开始总装,进入首飞前的冲刺阶段;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披露了其首款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双曲线三号”的最新进展,箭上与地面产品均已投产,预计2025年2月开始总装总测;2024年9月11日,蓝箭航天在酒泉完成了“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的十公里级飞行试验,实现了国内首次跨音速大动压环境下“栅格舵—冷气姿控—发动机”联合制导控制等多项技术验证。

有多位投资人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各主要民营火箭企业均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完成十公里级别回收试验的背景下,国内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全球第二家掌握可入轨且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的企业。用从业者的话说就是,“只差最后一块拼图就能让中国商业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基石资本执行董事浦槟岩告诉记者,以现阶段的发展时点看,未来10年将是行业从1到10、从1到100的关键时期,随着下游星座建设的加速,全产业链将面临着更快的发展机遇,整体上行业将向着规模商业化的方向演进。

最新文章
利欧股份拟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观点网讯:9月7日,发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告显示,为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资本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利欧股
2025年能见到中国首个可回收火箭入轨吗?|请回答,2025
2024年堪称国内商业航天发射需求“爆发”的大年。2024年8月,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垣信卫星”)主导的千帆星座计划首批卫星顺利入轨,正式拉开中国版“星链”建设的序幕;2024年12月5日,千帆极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千帆星座
2024年中国篮球公开赛总决赛将于安徽芜湖举行
  中新网2月23日电 2024年中国篮球公开赛总决赛将于2月25日至3月2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  赛事方供图  中国篮球公开赛创办于2005年,作为一项面向广大篮球爱好者开展的群众篮球赛事,具有办赛规格高、赛事规模大、地域跨度广等特点
推进房地产新旧模式转换:《中国不动产首席展望2025》成果发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房地产报,发起“中国不动产首席展望”研究项目,面向不动产金融领域的企业及机构高层展开调研并形成研究成果。12月26日,《中国不动产首席展望2025》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会议由清华五道
不让好茶“差钱”,金融“活水”助力福鼎白茶扬帆“闯”市场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建省福鼎市素有“中国白茶之乡”的美誉。“农行的支持,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住福鼎市磻溪镇南广村的茶农温木荣说道。去年,他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茶厂建设中,资金周转一时陷入困境,致使今年春茶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建“好房子”
3月5日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部分,是近几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里着墨最多的之一。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优
网易云音乐与SM娱乐版权续约现转机,歌迷呼吁显成效
1月25日,网易云音乐发布《SM版权续约最新进展》公告,无疑给广大韩国SM娱乐公司的歌迷们带来了一剂强心针。在版权续约谈判一度陷入僵局,面临歌曲即将下架的困境时,歌迷们的热切呼吁和大力支持似乎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双方的初步共识,S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一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的基石,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让我们共同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强化责任意识,用行动守护家国安宁。什么是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
纸媒没落一瞥:那些年追过的最小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墨一去年我在家时,看到墙上的最小说,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最小说回忆视频。视频发布后,有一个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妹妹联系到我,表示我做的最小说视频对她的论文很有帮助,希望能有时间聊一聊。随后在一个晚上,我
固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食品企业新春帮扶行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局“千企万坊”帮扶工作部署,深化县域内中小企业帮扶,2024年1月23日下午,固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金融办、柳泉镇人民政府在柳泉镇组织召开了“因固·安心”食品企业新春帮扶行活动。通过践行“有感服务、无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